北京建科源科技有限公司
聯系人:羅經理
手機:13811071710
電話:86-010-53006606
地址:北京市通州區新華大街北京ONE五號樓1單元2501室
太陽能是未來zui清潔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,光伏產業就是從事太陽能的開發利用的產業。利用太陽能的*方式是光伏轉換,就是讓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,產生電流,直接發電。而以太陽能發電所需的硅材料的應用開發所形成的產業鏈條,就是光伏產業。 光伏產業是*的環保產業,也是各級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。截止到目前,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將光伏產業列為優先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,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。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,中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,已經成為*大光伏生產大國,占世界生產總量的50%以上。 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可以用過上車來形容。光伏產業爆發性增長一直持續到2008年,之后,光伏價格直線下降,中國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寒冬,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境地。據統計,全行業已經有7成企業停產,2012年一季度,包括江西賽維、尚德電力在內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業全部虧損,合計虧損高達6.12億美元。 在產業發展如此困難的情況下,中國光伏產業卻接連遭受歐美反傾銷調查。今年5月18日,美國*裁定對中國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征收高達31%到250%的反傾銷稅;時隔兩個月,歐盟光伏企業再次指控中國公司獲得了非法補貼并進行了傾銷,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。一旦征收反傾銷稅,將使中國光伏企業失去歐美市場,對處于困境的中國光伏企業是致命一擊。 中國光伏產業為何屢屢受傷?癥結在于中國光伏產業的產業結構。中國光伏產業從誕生之日起,就是面向世界,為滿足*需求而生存的。中國龐大的光伏生產能力98%用于供應海外市場,特別是供應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和歐盟市場。 這種產業格局在產業發展高峰時,問題并不突出,而一旦受金融危機影響,歐美國家對光伏產品的需求大幅下降,中國光伏企業與當地生產商的矛盾就突出起來,特別是中國光伏產能的嚴重過剩更加劇了這種矛盾。在這種情況下,企業往往只能被迫降價以求自保,從而加劇了本已存在的貿易糾紛。 事實上,在面臨產業嚴重過剩的背景下,中國光伏企業開工嚴重不足,面臨嚴重虧損?,F在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生存,沒有能力主動搞傾銷。 實際上,中國非常不適合大規模發展光伏產業。光伏產業雖然是*的環保產業,他的生產過程并不環保,是名符其實的高污染和高耗能。中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,不是因為中國光伏企業的技術如何,而是因為中國的污染成本極為低廉。從一定意義上講,這是浪費了中國的能源,幫助歐美國家實現了綠色。中國付出的污染代價不僅沒有得到這些國家的肯定和回報,反而卻遭受歐美國家的指責和調查,是極度不公平的。更何況,中國和歐美國家光伏企業的產業非常緊密,任何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制裁和限制,都將反過來沖擊到歐美國家的相關產業,會將光伏產業置于非常危險的地步,zui終是損人不利己的雙輸局面。 為幫助中國光伏企業渡過難關,首先,中國政府應主動采取必要、有效和及時的措施,加大與相關國家溝通的力度,協助企業打贏反傾銷的貿易戰,維護中國光伏產業公平貿易權益。 其次,中國光伏企業要利用光伏產品價格下跌的契機,大力開拓國內市場。由于光伏產業是高度出口導向型產業,光伏組件的價格相當高,國內市場難以承受,造成光伏應用無法廣泛普及,普及程度只是處于世界的下游水平?,F在的價格下跌,國內的應用可能迎來爆發性增長。 第三,加快產業結構升級。盡管中國光伏制造量達到了世界*,但大部分處于產業鏈的低端,盈利水平不夠,對光伏產業上游技術掌握有限。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差異發展,讓有條件的企業向上游發展,避免一窩蜂的在下游苦斗。 zui后,還要深刻反思造成中國光伏產業目前被動局面的體制因素。各級地方政府出于政績的考量,患上了招商饑渴癥,出現了重招商、重產能等虛幻癥,至于企業投產后能否有效益,那就不是地方政府考慮的范疇了。只要一個產業被貼上高科技的標簽,不管本地區是否具備產業發展基礎,甚至連基本的科學原理都沒有弄懂,就千方百計一定要大上快上光伏產業,甚至派出龐大的招商團帶著指標到各地招商。這種招商饑渴癥,甚至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企業利用,個別企業打著高科技的旗號,從事房地產,忽悠地方政府。但愿嚴酷的經濟現實,能夠驚醒中國的光伏企業和地方政府,謹慎規劃中國的光伏產業。 小編語:由于歐債危機的再度惡化,德國、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陸續下調對光伏產業的補貼、大幅壓縮光伏市場的需求。歐洲對太陽能產品的需求在市場的份額由2010年的78%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58%。這對于主要依靠市場的我國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“噩耗”。緊接著,美國提出雙反調查、產量過剩、光伏組件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、股價暴跌、企業停產甚至破產……給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的光伏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考驗。但是隨著國內上網電價的統一、補貼政策等各種利好政策的正式出臺,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打開和國內需求的刺激,我們有理由相信光伏產業的寒冬即將冰消雪融。 |
太陽能是未來zui清潔、安全和可靠的能源,光伏產業就是從事太陽能的開發利用的產業。利用太陽能的*方式是光伏轉換,就是讓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,產生電流,直接發電。而以太陽能發電所需的硅材料的應用開發所形成的產業鏈條,就是光伏產業。
光伏產業是*的環保產業,也是各級政府重點扶持的產業。截止到目前,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將光伏產業列為優先扶持發展的新興產業,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。在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下,中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,已經成為*大光伏生產大國,占世界生產總量的50%以上。
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可以用過上車來形容。光伏產業爆發性增長一直持續到2008年,之后,光伏價格直線下降,中國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寒冬,陷入全行業虧損的境地。據統計,全行業已經有7成企業停產,2012年一季度,包括江西賽維、尚德電力在內的10家境外上市光伏企業全部虧損,合計虧損高達6.12億美元。
在產業發展如此困難的情況下,中國光伏產業卻接連遭受歐美反傾銷調查。今年5月18日,美國*裁定對中國太陽能電池和組件征收高達31%到250%的反傾銷稅;時隔兩個月,歐盟光伏企業再次指控中國公司獲得了非法補貼并進行了傾銷,要求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關稅。一旦征收反傾銷稅,將使中國光伏企業失去歐美市場,對處于困境的中國光伏企業是致命一擊。
中國光伏產業為何屢屢受傷?癥結在于中國光伏產業的產業結構。中國光伏產業從誕生之日起,就是面向世界,為滿足*需求而生存的。中國龐大的光伏生產能力98%用于供應海外市場,特別是供應作為發達國家的美國和歐盟市場。
這種產業格局在產業發展高峰時,問題并不突出,而一旦受金融危機影響,歐美國家對光伏產品的需求大幅下降,中國光伏企業與當地生產商的矛盾就突出起來,特別是中國光伏產能的嚴重過剩更加劇了這種矛盾。在這種情況下,企業往往只能被迫降價以求自保,從而加劇了本已存在的貿易糾紛。
事實上,在面臨產業嚴重過剩的背景下,中國光伏企業開工嚴重不足,面臨嚴重虧損。現在中國光伏企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生存,沒有能力主動搞傾銷。
實際上,中國非常不適合大規模發展光伏產業。光伏產業雖然是*的環保產業,他的生產過程并不環保,是名符其實的高污染和高耗能。中國光伏產業迅速崛起,不是因為中國光伏企業的技術如何,而是因為中國的污染成本極為低廉。從一定意義上講,這是浪費了中國的能源,幫助歐美國家實現了綠色。中國付出的污染代價不僅沒有得到這些國家的肯定和回報,反而卻遭受歐美國家的指責和調查,是極度不公平的。更何況,中國和歐美國家光伏企業的產業非常緊密,任何對中國光伏產業的制裁和限制,都將反過來沖擊到歐美國家的相關產業,會將光伏產業置于非常危險的地步,zui終是損人不利己的雙輸局面。
為幫助中國光伏企業渡過難關,首先,中國政府應主動采取必要、有效和及時的措施,加大與相關國家溝通的力度,協助企業打贏反傾銷的貿易戰,維護中國光伏產業公平貿易權益。
其次,中國光伏企業要利用光伏產品價格下跌的契機,大力開拓國內市場。由于光伏產業是高度出口導向型產業,光伏組件的價格相當高,國內市場難以承受,造成光伏應用無法廣泛普及,普及程度只是處于世界的下游水平?,F在的價格下跌,國內的應用可能迎來爆發性增長。
第三,加快產業結構升級。盡管中國光伏制造量達到了世界*,但大部分處于產業鏈的低端,盈利水平不夠,對光伏產業上游技術掌握有限。要通過政策引導企業差異發展,讓有條件的企業向上游發展,避免一窩蜂的在下游苦斗。
zui后,還要深刻反思造成中國光伏產業目前被動局面的體制因素。各級地方政府出于政績的考量,患上了招商饑渴癥,出現了重招商、重產能等虛幻癥,至于企業投產后能否有效益,那就不是地方政府考慮的范疇了。只要一個產業被貼上高科技的標簽,不管本地區是否具備產業發展基礎,甚至連基本的科學原理都沒有弄懂,就千方百計一定要大上快上光伏產業,甚至派出龐大的招商團帶著指標到各地招商。這種招商饑渴癥,甚至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企業利用,個別企業打著高科技的旗號,從事房地產,忽悠地方政府。但愿嚴酷的經濟現實,能夠驚醒中國的光伏企業和地方政府,謹慎規劃中國的光伏產業。
小編語:由于歐債危機的再度惡化,德國、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陸續下調對光伏產業的補貼、大幅壓縮光伏市場的需求。歐洲對太陽能產品的需求在市場的份額由2010年的78%一路下滑到2011年的58%。這對于主要依靠市場的我國光伏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個“噩耗”。緊接著,美國提出雙反調查、產量過剩、光伏組件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下降、股價暴跌、企業停產甚至破產……給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的光伏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的考驗。但是隨著國內上網電價的統一、補貼政策等各種利好政策的正式出臺,隨著國內市場的逐步打開和國內需求的刺激,我們有理由相信光伏產業的寒冬即將冰消雪融